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業,全方位掌握國際互聯網最新資訊
SD-WAN如何替代成本高昂的MPLS或穩定性較差的公網,如何在幾天時間內部署一個全球性和高性能的廣域網,如何為各行各業的企業機構提供云下(IDC/總部/分支)到云上安全、可靠、靈活的網絡連接成為關注熱點。
真正的SD-WAN是怎樣的?
Gartner基于契合解決傳統WAN挑戰的關鍵能力給出了明確定義,有如下4點:
一是支持多鏈路接入,如MPLS、Internet、LET甚至未來5G鏈路的混合接入;
二是支持動態鏈路的調整,能夠基于業務的重要性及鏈路的狀態實現實時的應用體驗保障;
三是支持VPN以及其他增值業務比如WOC能力、安全能力等;
四是簡化WAN運維,使企業的WAN側管理越來越簡單、越來越高效,從而不斷降低運維成本。
SD-WAN真正想要實現的就是:充分利用企業所能夠使用的通信手段(MPLS/SDH、以太網、無線、4G/LTE、衛星通訊等,還有專網和互聯網),以“轉控分離”的方式,實現以全業務流量QoS為目標的,全域選路控制和業務策略編排。
因此,相對于傳統的路由器組網所實現的廣域網傳輸方案,SD-WAN在以下幾點上提出了全新的實現思路:
1.轉控分離:SD-WAN只是在分離的程度上有所不同,由于SD-WAN更多的是關注面向overlay層的轉發控制,因此underlay層的控制更多的會放在轉發層面來實現。
2.全域選路控制:SD-WAN很大程度上以此替代了傳統路由器的動態路由協議。我們知道傳統的動態路由協議一般都是通過搜集本地鏈路QoS和可達信息,在域內的路由器間進行路由信息交換和表決,來維護本地動態路由轉發表進行實際的轉發控制。即使是BGP協議也不過通過Route Reflector將這些路由信息集中起來進行分發,具體的路由判斷,也就是轉發控制仍然在本地完成。而SD-WAN可以簡單的認為是直接在其SDN Controller上統一維護“一張”全域的路由表,CPE/Edge設備只需要將本地鏈路信息上傳,并接收SDN Controller針對其發布的路由表就可以了,路由處理和轉發控制被極大的簡化了。
3.統一的QoS控制:相比于傳統網關和路由器設備各行其是的本地QoS策略控制,SD-WAN強調實現集中化的QoS分析和統一的QoS策略分發。CPE/Edge設備實時上報本地鏈路信息數據(其中包含了鏈路當前的網絡特性,包括延遲、jitter、丟包和可用帶寬),SDN Controller統一進行分析,網絡管理員將SLA目標輸入轉化為各種特定業務應用的QoS定義--帶寬、延遲、jitter、數據包丟失等,控制器將這些要求轉換為對應邊緣設備“即時”的路由策略,以選擇發送該流量的最佳路徑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統一的QoS控制也就是全局選路的判權策略。
4.業務策略編排:SD-WAN的“軟件定義”特征主要依靠“策略編排”來體現。策略,說明了SD-WAN對于業務、應用、CPE/Edge設備、鏈路、網絡特性、SLA/QoS保證、路由等的控制方式。編排,是策略與SD-WAN下轄資源(如,可用Overlay鏈路池、overlay網絡特性、可用underlay鏈路池、underlay鏈路特性)的映射和關聯方式,簡單的說,就是業務需要怎樣使用SD-WAN達到相應SLA目標的自動化方式。既然是自動化方式,就意味著SD-WAN的SDN Controller可以自發的調整那些策略,使用下轄的資源,自動化的程度高低和策略控制粒度的精細程度,決定了SD-WAN的業務編排能力,也就是SD-WAN實際的實現水平。
文章標題:《真正的SD-WAN是怎樣的?SD-WAN實現價值有哪些?》
作 者:云杰小編。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學習參考:http://www.lulutops.com/showinfo-112-2663-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