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業,全方位掌握國際互聯網最新資訊
在SDN被提出之后,第一個控制器平臺是NOX。它是一種單一集中式結構的控制器,南向接口采用的是OpenFlow協議。
2011年,由Google、Facebook、微軟等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個對SDN影響深遠的組織,那就是ONF(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,開放網絡基金會)。
ONF的主要發起成員是德國電信、Facebook、Google、微軟、雅虎等公司。
這些公司要么是網絡服務提供商,要么是運營商,沒有一個是來自設備商的。他們成立ONF的目的,是為了推動SDN和OpenFlow協議的發展。他們不希望SDN這個網絡新技術又被設備商控制,成為設備商的賺錢工具。
上述發起人里面,最值得一提的是Google。
如果說Nick Mckeown教授是點燃SDN星星之火的人,那么,Google顯然是將星星之火燒遍全球的關鍵角色。
早在SDN被提出之外,Google就在尋找提升自身網絡效率的方法。當看到SDN之后,Google確認,這就是他們想要的。于是,他們果斷決定將SDN應用于自己的數據網絡。
2010年,Google開始將數據中心與數據中心之間的網路連線(G-scale),轉換成SDN架構。整個改造分為三個階段。到了2012年,整個Google B4網絡完全切換到了OpenFlow網絡。
Google B4是一種橫跨整個地球的連接到谷歌數據中心私有廣域網。
改造之后,Google B4網絡的鏈路帶寬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,接近100%。
這樣的結果毫無疑問是令人震撼的,也堅定了行業對SDN的信心。
2013年,Google在SIGCOMM上發表了論文《B4: Experience with a Globally-Deployed Software Defined WAN》,詳細介紹了Google的WAN加速SDN方案。論文中提及,Google使用的控制器名叫ONIX。
2013年4月8日,在Linux基金會的支持下,作為網絡設備商中的領導者,Cisco與IBM、微軟等公司一起,發起成立了開源組織OpenDaylight,共同開發SDN控制器。
ODL的發起公司有:IBM、微軟、Big Switch、博科、思杰、戴爾、愛立信、富士通、英特爾、Juniper、NEC、惠普、紅帽和VMware……基本都是廠商。
OpenDaylight提出,SDN不等于OpenFlow,人們需要對SDN進行“重新定義”。
也就是說,OpenDaylight強調SDN控制器不僅僅局限于OpenFlow,而是應該支持多種南向協議。
同時,OpenDaylight還強調,應該用分布式的控制平臺,取代單實例的控制器。這樣可以管理更大的網絡,提供更強勁的性能,還能增強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OpenDaylight成立之后,成員數量增長迅速。但實際上,各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。
Cisco就不用說了,作為OpenDaylight項目的牽頭人,它主導了其中大部分項目的開發。Cisco也一直想推自家的OpFlex上位。
除了Cisco之外,Big Switch推出Big Network Controller以及對應的開源版本Floodlight。Juniper推出的是Contrial以及對應的開源版本OpenContrial。
總而言之,這一時期各種各樣的SDN控制器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,發展勢頭一片大好。
文章標題:《SDN發展大事件》
作 者:云杰小編。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學習參考:http://www.lulutops.com/showinfo-112-3344-0.html